古桥营造技艺
我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梁国度之称。中国的古桥种类多、构筑精、造型美,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营造的桥梁,有的建有桥亭、桥屋或牌坊,有的立有华表、石柱,安有石狮、石像等;在护栏的望柱和栏板上,多采用浮雕、圆雕和镂雕等手法,刻有狮子、大象、龙、凤、猴等瑞兽和莲花、翠竹、如意(云朵)等吉祥图案。中国的古桥既是一组构思精妙的古代建筑群,又是一件将美学和力学、建筑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杰出艺术品,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古桥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象征,保护并传承古桥营造技艺意义重大。
《古桥营造技艺》作为“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配套教材,紧贴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以儒家文化、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为主体,以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己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通过“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面向高职院校全体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学习者,建成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满足互联网时代多样化需求的边建边用、以用促建、边用边优的开放性教学资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育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在编写本书时,严格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努力推进“课堂革命”,积极尝试做中学、做中教、育训结合的模块设计,力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本书以掌握基础知识、完善专业素养、培养岗位基本技能为原则,采用案例项目式的方法组织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同时配备电子教材、电子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等教学资源,保证课程“内容—设计—实施—评价”的教学过程实施。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梁桥、木拱桥、廊桥、石拱桥、索桥、浮桥等的发展历程、分布状况、构造特点、营造技艺和古桥的保护与传承等内容,共设置源远流长千古桥、架梁通衢万里行、长虹卧波木拱桥、古韵悠悠话廊桥、匠心独运石拱桥、风韵依存古索桥、漫谈千年古浮桥、古道沧桑镌古桥、巧夺天工留古韵、传承保护永流传十章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具备古桥鉴赏、古桥文化传播、古桥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等能力。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科学性和可读性比较强,是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都适用的一本书。
本书由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孙晓珍、曹永先、王佳担任主编;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周云超、方业博、刘晓鹏担任副主编;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徐永成,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吕红、郭福参与本书编写。其中,孙晓珍编写第三章和第六章,曹永先编写第八章,王佳编写第二章和第九章,周云超编写第四章,方业博编写第五章,刘晓鹏编写第十章,徐永成编写第一章,吕红和郭福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书中部分图片是作者平时工作学习期间拍摄的素材,编写时也参考了许多相关文献资料、书刊和网络资源。全书经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冯睿教授审阅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源远流长千古桥
第一节 追根溯源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第三节 瞩目成就
架梁通衢万里行
第一节 梁桥起源
第二节 木梁桥
第三节石梁桥
第四节 梁桥营造
长虹卧波木拱桥
第一节 发展简史
第二节 构造特点
第三节 地域分布及环境特点
第四节 营造活动
古韵悠悠话廊桥
第一节 廊桥概述
第二节 廊桥分布及实例
第三节 廊桥构造
第四节 廊桥维护
匠心独运石拱桥
第一节 起源发展
第二节 石拱桥构造
第三节 敞肩圆弧拱
第四节 多孔联拱桥
第五节 营造技艺
第六节 加固技术
风韵依存古索桥
第一节 发展简史
第二节 分布现状
第三节 构造特点
第四节 索桥营造
第五节 典型索桥
漫谈千年古浮桥
第一节 发展历史
第二节 浮桥构造
第三节 浮桥的特点、分类及作用
第四节 浮桥营造
第五节 典型案例
古道沧桑镌古桥
第一节 独木桥
第二节 碇步桥
第三节 天生桥
第四节 栈道
第五节 纤道桥
第六节 鱼沼飞梁
巧夺天工留古韵
第一节 绚丽多姿古桥装饰
第二节 鬼斧神工雕塑艺术
传承保护永流传
第一节 古桥的申遗
第二节 古桥的保护
参考文献